養老服務和每個家庭息息相關,眼下部分養老服務機構面臨的留人難、融資難的問題如何破解?近日,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謝曉軍率調研組到徐州市進行專題調研。此次調研堅持問題導向,一行人實地走訪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了解運營狀況、研究扶持政策。
“蘇適養老”可知可感,品牌深入人心
到新沂市鐘吾養老服務中心、北溝養老服務中心了解農村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到泉山區翟山街道為老服務中心、管道社區了解居家社區站點運營和社區為老服務開展情況;到徐州市社會福利院調研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情況……兩天的調研行程滿滿,調研組一行走訪了10個點位,摸到很多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一線情況、一手情報。大家的共同感受是,“蘇適養老”已經可知可感。
近年來,養老助餐服務越來越受關注,吃得飽、吃得好、吃得便利,成為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一環。不少老年人更愿意在家養老,對此部分養老服務機構推出了配送上門服務。
翟山街道為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通過“街道級中心廚房+社區助餐點+居家配送上門”三級網格化養老助餐服務模式,為社區老人提供營養餐的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務,網格化覆蓋街道下轄的至少四個社區,經過評估后針對失能、半失能或行動不便老人配送上門。與此同時,還會根據老年人的體質特點,量身定制營養健康的膳食菜譜。
不僅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還要滿足他們多元化的社交和娛樂需求,在養老服務機構里就藏著許多娛樂場所。書畫閱覽室、棋牌室、乒乓球、臺球室、舞蹈室……在位于徐州市鼓樓區的佳和養老綜合體內,老年人完全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徐州市云龍區九如城康養中心也是老年人最愛的打卡點之一,云龍老年大學城東新校就設置在這里,招生報名處不斷有老年人來咨詢。
相比之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需求更為迫切。這次調研中看到,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的代表,睢寧縣梁集鎮養老服務中心正致力于打造集養老、醫療、康復、護理、保健于一體的農村綜合性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目前一期已建設150張護理床位,二期還將再新增150張,配備全科醫護團隊及專業護理員,積極打造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示范點,做到讓入住老年人小病不下床,大病不出院。
留人難、融資難……8家養老服務機構曬問題
現場調研后,近兩個小時的座談會直奔主題、直面問題。8家不同類型養老服務機構、企業的負責人,結合各自發展實際,用翔實數據和大量事例,反映真實情況,并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意見。
近幾年企業受疫情沖擊影響,營收、利潤均下降,由于養老服務機構沒有重資產,沒有辦法抵押貸款,融資渠道有限,生存壓力較大?!叭谫Y難是困擾我們發展的一大難題,希望政府進一步加大養老服務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弊剷?,不止一家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提到了這一共性問題。
與此同時,人才也是養老服務機構聚焦的重點?!斑^去三年,我們頤養中心更換了4任院長,離職87人?!弊剷?,佳和養老產業發展(徐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振東曬出的這組數據暴露出的是養老服務機構目前發展的瓶頸之一:養老需求更為多元化、專業化,但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普遍缺乏。
九如城淮海協同中心總經理尹麗琦也提到,現在不少養老服務機構的護理人員很多是45歲以上的,甚至還有60歲左右的,小老人照顧老老人的現象非常普遍?!澳贻p人留不住?!币愮f,“我們也做了一些產教融合的嘗試,包括實訓基地,但是年輕人來了之后主要還是交流,留不下來?!贝送?,收入、自身發展晉升等,都是導致養老服務機構缺乏年輕血液的原因。
推出18條措施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
謝曉軍和調研組成員邊聽邊記,與大家互動交流,共同“把脈會診”。
謝曉軍說,養老機構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對企業的投融資能力、運營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全省共有在業養老機構2199家,其中民營主體占比72%。一般來說,民營企業的投融資能力弱、運營效率和抗風險能力低,用地難、用人難、盈利難等問題較為突出,導致普惠型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
比如在人才培養方面,謝曉軍表示,要打造“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實習實訓”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完善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崗位津貼、積分落戶等激勵制度。
“省級層面,政校合作辦好南京中醫藥大學養老服務與管理學院,徐州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引導鼓勵在徐院校通過增設專業課程、開展實習實訓等方式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敝x曉軍說道,還應開展養老護理員全員輪訓、練兵比武、以賽促建。
養老服務機構聚焦的這些難點,也是民政部門致力于打通的“堵點”“痛點”。謝曉軍介紹,前不久,省民政廳推動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聚焦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養老服務提質增效等內容,《實施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18條具體措施,持續推動今后一段時期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群體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秾嵤┮庖姟分幸蔡岬郊訌妼I人才支持,引導養老機構建立基于專業技能、崗位價值、勞動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提高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同時也進一步釋放“放管服”改革紅利,完善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土地規劃、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支持措施,扶持培養一批專業化、品牌化的養老服務機構,推動養老服務業成為壯大經濟總量、促進消費、激發銀發經濟動能的有力支撐。提到鼓勵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發債融資,用于投資回收期較長的養老設施項目建設。
謝曉軍表示,這次調研聚焦養老服務,按照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部署和“大興調查研究”的要求,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查找短板弱項,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為下一步更好地謀劃推進江蘇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全省民政系統將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采取更多暖心、務實舉措,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民生保障建設,擴大養老服務容量、質量,推動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
現代快報+記者 徐蘇寧
(文中部分圖片由江蘇省民政廳提供)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