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讀懂今日中國,關鍵在于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國共產黨,要讀懂它所生長的文化文明土壤。7月2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向全球發布智庫報告《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此次發布的報告全文約3萬字,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什么要結合、能不能結合、怎么結合”等重要課題,系統梳理神州大地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探索,生動展現中國人民融于血脈、形于言色的文化自信。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時代化才能充滿生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能為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谖覀凕h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論斷和要求,創造性地把“一個結合”豐富和發展為“兩個結合”。深刻把握“第二個結合”的深刻內涵,更好推動“第二個結合”發生更多“化學反應”,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暗诙€結合”有效解決了讓馬克思主義扎根中國、在中國成長的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的民惟邦本、為政以德的價值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毅追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進取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天下情懷等,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這種高度的契合性為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供了條件。深刻把握這種高度的契合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彰顯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夯實思想基礎。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文明賡續傳承提供了“源頭活水”?!皩θ祟愇拿髯畲蟮亩Y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為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打開了新空間。在新的起點上,自覺扛起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在“結合”中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新的時代內涵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中掌握文化主動,共同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推動“第二個結合”發生更多“化學反應”,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重要抓手。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原原本本學、及時跟進學、融會貫通學、聯系實際學,深刻領悟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中汲取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力量,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養分,增強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觀察時代、引領時代的能力。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斷展現“第二個結合”的時代價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讓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黨,努力為世界繁榮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艾佩韋)